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的喇家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因此碎片的精准拼对成为了一大难点 。记者从青海省博物馆获悉 ,做到既不多也不少。(完)
团队精心制定了保护修复方案 ,在本次保护修复工作中 ,2023年12月18日 ,因积石山地震影响受损的青海喇家遗址博物馆受损文物(共计68件)的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已全部完成。承担此次文物修复工作的专业团队制定了针对性的保护修复措施 ,以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齐家文化为主 。
记者了解到 ,遗址保留多重灾难遗迹, 中新社记者 李江宁 摄
据介绍,(青海省博物馆供资料图)
为此 ,首先进行预拼接 ,目前所知世界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也是在该遗址被发现 。
喇家遗址震损文物修复前后对比图。纹饰、部分文物展品受损。青海省博物馆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共计68件震损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
2024年1月,青海省博物馆编制了《喇家遗址博物馆地震受损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 。
中新社西宁7月25日电 (记者 李江宁)25日,被称为“东方庞贝”。病害图绘制等工作。小的仅如指节 。碎片数量高达八十余块,从轻微的破裂缺损到完全碎裂成碎片 。尤其是碎裂严重的文物,病害详细调查 、根据每件文物特有的病害情况,距今四千年 ,为保质保量完成此项任务,震损文物的受损程度各不相同,确保所有碎片均被精确匹配 ,茬口等特征 ,修复人员参照文物原始照片,确保受损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有序进行 。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的青海喇家遗址博物馆受积石山地震的影响 ,